造纸术

2017-09-28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纸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造纸术的技术环节众多,是一个缓慢的发展和演进过程。在造纸术发明的初期,造纸原料主要是树皮和破布。直到东汉和帝时期,经过了蔡伦的改进,形成了一套较为定型的造纸工艺流程,其过程大致可归纳为四个步骤:原料的分离、打浆、抄造、干燥。汉代以后,虽然工艺不断完善和成熟,但这四个步骤基本上没有变化,即使在现代,在湿法造纸生产中,其生产工艺与中国古代造纸法仍没有根本区别。而造纸技术的发展其中一个主要的体现就是在原料方面,唐朝利用竹子为原料制造的竹纸标志着造纸技术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到了明朝,我国的造纸术已经相当成熟,每道工序的专家各司其职,并且已开发出一些造纸专用的工具。明朝造纸术有五个主要的步骤:斩竹漂塘、煮楻足火、荡料入帘、覆帘压纸、透火焙干。其中斩竹漂塘是指砍下竹子置于水塘浸泡,使纤维充分吸水。可以再加上树皮、麻头、和旧鱼网等植物原料捣碎。而煮楻足火是指把碎料煮烂,使纤维分散,直到煮成纸浆。在此过程中会将大锅中的碎料用大石压住,有助于完全煮烂。我们这个展项呢就为大家展示了后三个步骤。荡料入帘,我们将一个个网帘放入已经准备好的纸浆当中,来回轻荡几下,然后将网帘放平从水中将纸浆捞起,在网帘上附着一层厚薄适中、分布均匀的纸膜。覆帘压纸。接下来下一步覆帘压纸,首先先用一个海绵擦轻压网帘,将网帘中的多余的水吸附出来。然后把纸膜一面朝下将网帘压在旁边的已经加热好的烤板上,在古代人们会用重石将水压出。最后一个步骤透火焙干,我们将把压到半干的纸膜贴在烤板上烘干,揭下即为成品。以上呢就是古代的一系列造纸术的过程,那发展至今,现代社会的造纸术又是什么样的呢?科技的发展一日千里,现代制纸工序已经实现机械化,其造纸程序分为制浆、调制、抄造、加工等主要步骤。制浆为造纸的第一步,一般将木材转变成纸浆的方法有机械制浆法、化学制浆法和半化学制浆法等三种。纸料的调制为造纸的另一重点,纸张完成后的强度、色调、印刷性的优劣、纸张保存期限的长短直接与它有关。抄纸部门的主要工作为将稀的纸料,使其均匀的交织和脱水,再经干燥、压光、卷纸、裁切、选别、包装。这些主要程序完成之后就成为如今我们所使用的的纸了。

造纸术.jpg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