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企合作”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赋能

2023-08-25

打造创客服务基地 提升创新平台能级

作者: ■程景亮本报记者孙智

图片.png

在辽宁科技创新主战场上,中小企业既是晴雨表,也是生力军。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辽宁省科技型企业群体加速提质扩容,全省新增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6509家,总数达29551家,同比增长62.7%。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入库5900家,同比增长39.7%;累计培育“雏鹰”“瞪羚”“独角兽”等新经济企业4498家。

在辽宁,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支撑,坚定不移地支持服务企业走创新路、吃技术饭已成共识。

服务创新

8月14日,一场“辽宁省科学技术馆创新方法理论+解题培训”在辽宁鞍山举办。此次培训旨在激发创新创业热情,引导企业参与创新大赛,提升应用创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培训当天,辽宁省创新方法讲师团3位专家分别从创新方法理论、创新方法工具使用与案例分析、项目解题等方面展开培训指导,并对16个企业项目进行了详细的点评及指导。60余名企业科技人员到场参加。

这样的培训,此前曾先后在盘锦、营口等市多次举办。

谈及培训的收获,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培训不仅加深了对创新方法认识,也对创新思维产生浓厚兴趣。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和创新方法团队,助力盘锦科技经济融合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5月24日,辽宁省科学技术馆在营口康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创新方法宣讲活动,公司的管理人员以及一线科技工作者共70余人参加培训。大家一致认为,本期课程非常具有实用价值,TRIZ理论不仅使他们找到了工作中的创新方向,而且增强了创新的本领和自信,为今后在工作中取得新突破打下了良好基础。

辽宁省科学技术馆馆长刘晓峰认为,中小企业是市场活力的重要载体之一。面向中小企业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技创新培训,是新形势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项有益举措,更是推动辽宁产业升级的有力抓手。

作为科普教育的主阵地,近年来,辽宁省科学技术馆创新服务,完成向“走出去”工作方式转变,主动叩门、问需送策,打开精准服务新局面。通过实施创新方法“靶向”“三级培训”体系,打破原有的定式培训模式,培训前期主动开展大量实地调查研究,按照“对接需求、对接问题、靶向服务”的工作思路,优选讲师团队,定制化培训内容,开展培训8次,服务校企76家、900余人次,参训者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提升。与此同时,实现“学术盛宴”外延式发展,突出产学研一体化,举办的11期“2023辽宁学术盛宴”,覆盖了科研院所校企等科技创新主体60家,有效推动了校企间学术交流,提升了科技人员科技创新和技术转化应用能力。

驱动发展

8月9日,辽宁省科学技术馆、何氏眼科集团、辽宁何氏医学院联合主办的辽宁省首届近视防控科普月暨辽宁省科学技术馆眼健康科普馆正式启动。辽宁省科学技术馆眼健康科普馆也是全国首家由科学技术馆、企业联手打造的设立在科学技术馆内的眼健康专题科普场馆。

该展馆采用AR、VR、机电、多媒体等科技手段呈现,通过沉浸式的互动体验和生动有趣的图文,引导全年龄段人群探索眼睛的奥秘,提高社会公众的护眼意识,全面倡导眼健康生活方式。

启动仪式上,何氏眼科董事长何伟表示,眼健康科普馆的启用是何氏眼科助力近视防控公益事业的又一里程碑。何氏眼科将携手省科学技术馆,合力探索科普教育新模式,努力将眼健康科普馆打造成为全国前沿眼科医学技术展示窗口和全国眼文化创意体验新地标。

刘晓峰认为,眼健康科普馆的建成,是辽宁省科学技术馆社会化科普合作的一次创新探索,更为全国现代科学技术馆体系的开放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为了不断完善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体系,助力辽宁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今年以来,辽宁省科学技术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企业创业创新。探索“馆企共建”合作机制,鼓励名企参与场馆建设。先后与省内外龙头企业合作,搭建常设展览资源共享互换、科技培训交流机制,实现科学技术馆展项更新同时宣介企业新技术,释放“联盟效应”。

辽宁省科学技术馆还为中小企业搭建展示平台,促进展产互惠共赢。为中小企业服务、展示、推介,设置优秀科技成果短期展区,为科研院所、学会、企业的最新技术成果搭建展示平台,协助科技创新单位开展成果展示和新品发布,同时为观众推出优秀科技成果展览,择优在省科学技术馆联盟成员单位巡展,实现科技资源科普化。配套组织项目路演、前沿技术大讲堂、技术论坛相关科创活动,搭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

此外,辽宁省科学技术馆还致力于打造创客服务基地,提升创新平台能级。同沈阳市浑南区政府、第三方机构战略合作,利用现有办公场所和展示平台建设创客服务基地,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支持,逐步催生、培育一批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领域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企业。



返回